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政府信息公開年報>2015>市政府各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牡丹江市商務局2015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
自接到牡丹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2015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編制公布工作的通知》后,我局高度重視,及時安排辦公室等有關科室,對2015年以來政務公開工作進行全面認真回顧自查。現將政務公開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2015年牡丹江市商務局主要任務目標完成情況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商務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全會和市兩會精神,按照全省商務工作會議要求,圍繞我市“發展開放型經濟、建設開放型城市”主導戰略,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加快推進對外開放,商務事業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01.8億元(含綏芬河完成526.8億元),同比增長10.8%,增幅排名全省第一位,高于排名第二位0.2個百分點,高于全省1.9個百分點。
(二)全市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實現48.94億美元,同比下降59.22%,占全省外貿總值的23.32%;對俄進出口完成25.93億美元,同比下降62.66%。,占全省23.91%。
(三)外貿轉型升級穩步推進。鼓勵支持外貿企業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積極向上爭取2015年度中央外經貿發展金299萬元,扶持20家外貿企業發展。實施以貿興業戰略。堅持“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 俄海產品進口實現零突破,推進商品貿易向加工貿易、服務貿易轉型。全市地產品出口比重達到16%,進口資源落地加工比重達到50%。四是提升我市對外勞務合作水平。經我局積極爭取,牡丹江大學被市政府批準正式建立對外勞務合作服務平臺,全面整合全市外派勞務市場和外派勞務資源,引導勞務人員通過正規渠道出境務工,切實保障外出勞務人員的合法權益。
(四)貿易促進成效顯著。成功參加第二屆中俄博覽會,我市共組織參加各種經貿洽談、招商推介、論壇研討活動21項,共簽約國內投資項目73個,總簽約額217.86億元。對外貿易合同金額36960萬美元,簽約意向42600萬美元。積極組織外貿企業參加各類展會活動。組織外貿企業參加了第二屆中俄博覽會、“互聯網+交流會”、及中日、中韓合作洽談會、第117、118屆廣交會、莫斯科食品展、新加坡亞太食品展等展會,為我市外貿企業在困境中尋求新的合作突破和貿易增長點。
(五)商貿流通業水平不斷提升。惠民項目推進有力。加快推進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已完成設備安裝,并與商務部國家平臺聯網。養老服務試點項目穩步推進,溪谷御園休閑養老社區配餐中心完成了700萬元設備的招標采購,購置了280萬元的設施設備;8個社區老年日間照料室升級改造項目全面完成。商貿活動成果豐碩。開展了“黑龍江省最具特色餐飲和最具特色食品品牌”的收集、“龍江特產”食品、“龍江老字號” 認定活動,我市25個特色餐飲品牌、44個特色食品品牌被推薦為黑龍江省最具特色餐飲、最具特色食品品牌;11戶企業15個品牌獲得我省“龍江特產”食品認證。我市回民商店的“古月”品牌榮獲“龍江老字號”稱號,組織“中華老字號”企業免費參加了“2015天津中華老字號博覽會”。重點商貿項目加快推進。萬達、五洲國際商貿博覽城、億豐國際汽車城已復工建設;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我市牡達農副產品國際物流中心、雨潤綏陽黑木耳大市場等7家市場獲得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省級財政補助資金1195萬元,資金已到位。
(六)市場監管效果明顯。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全面完成,累計投資9121萬元,超計劃投資總額1.34個百分點。完成省、市級肉菜儲備,做好節日市場、防汛抗旱應急保供工作,市場運行監測居全省前列。組織全市70多家市場運行監測樣本企業召開了培訓工作會議,制定并下發了《牡丹江市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穩定節日市場供應,做好防汛抗旱應急保供工作,確保市場穩定。在省商務廳對全省市場運行監測報送績效考核中,我市均名列前三名。開展商務信用體系建設,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強化了對成品油、典當、拍賣、二手車等特殊行業的監管。開展全市商貿行業安全大檢查。同企業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狀,開展百日安全生產工作大檢查。
(七)口岸建設力度加大。東寧口岸成為俄羅斯進口中國果菜直通放行通道和國家質檢總局指定的進境糧食口岸。2015年,牡丹江市口岸進出口貨物854.94萬噸,同比增長4.82%。進出境人員130.56萬人次,同比增長13.49%。
(八)物流會展實現突破。啟動編制《牡丹江物流體系專項規劃》工作。交通樞紐國際物流中心一期投入使用,華晟物流二期保稅監管倉庫竣工,2015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0193箱、貨運量31.7萬噸,同比增長51.3%和35.5%,實現牡丹江新增海關進口增值稅、關稅合計3809.4萬元。舉辦和承辦2015年貨大集、農博會、春季汽車博覽會和2015首屆中國?牡丹江食品博覽會等各類展會15個,實現銷售收入近5千萬元。
(九)全面推進境內園區提檔升級。牡丹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獲國家批準。園區新開工項目49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2個,完成投資76.5億元,新增開發面積0.26平方公里。2015年完成投資130億元,產值220億元,利稅12億元。
(十)提升境外園區發展水平。華信現代農業合作區、龍躍林業合作區晉升為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至此,我市國家級境外園區達到3個。國家支持龍躍林業經貿合作區建設資金1.7億元已到位。截至目前,7個境外園區完成投資40億元,入駐企業80戶。
二、政府信息公開的組織領導和制度建設情況
(一)加強領導,確保信息依法及時公開。市商務局高度重視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局領導專門開會研究信息公開工作,并成立了領導小組,同時把信息公開列入局全年工作目標考核,確保非涉密、非敏感信息能依法及時公開。
(二)遵章守制,確保信息公開的制度化、規范化。嚴格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黑龍江省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和《牡丹江市政府信息公開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確保發布的政務信息具備真實性、時效性與權威性,保證涉密、敏感信息不上網。
三、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及公開平臺建設情況
我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依托網絡、報刊、廣播、電視等多種信息公開媒介公開體系,不斷加大信息公開力度,豐富信息公開內容。2015年共發布各類信息400余條,高質量完成信息報送任務,累計報送信息60余條。同時在政府網站更新信息100余條,在我局網站更新信息300余條。主要包括政策規定、辦事指南、統計數據、工作動態等內容。
四、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和不予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我局本年度未出現政府信息公開權利人向政府信息公開義務人申請公開信息的情況。
五、政府信息公開收費及減免情況
我局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公開政府信息,本年度未收取涉及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任何費用。
六、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情況
我局全年沒有發生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引發舉報、投訴、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
七、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總體上看,通過一年的努力,我局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貫徹落實情況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政府信息公開推進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重視要進一步加強,切實保證政府信息公開及時準確。
今后,我局將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制度落實,加大主動公開力度,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全面、及時、主動地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對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認真受理,依法答復,切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牡丹江市商務局
2016年3月
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表 |
|||
(2015年度) |
|||
統 計 指 標 |
單位 |
統計數 |
|
一、主動公開情況 |
—— |
465 |
|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
|
其中:主動公開規范性文件數 |
條 |
2 |
|
制發規范性文件總數 |
件 |
2 |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
—— |
|
|
1.政府公報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
|
2.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127 |
|
3.政務微博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
|
4.政務微信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
|
5.其他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336 |
|
二、回應解讀情況 |
—— |
|
|
(一)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數 |
次 |
|
|
(不同方式回應同一熱點或輿情計1次) |
|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的情況 |
—— |
|
|
1.參加或舉辦新聞發布會總次數 |
次 |
|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次數 |
次 |
|
|
2.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
|
3.政策解讀稿件發布數 |
篇 |
|
|
4.微博微信回應事件數 |
次 |
|
|
5.其他方式回應事件數 |
次 |
|
|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
—— |
|
|
(一)收到申請數 |
件 |
|
|
1.當面申請數 |
件 |
|
|
2.傳真申請數 |
件 |
|
|
3.網絡申請數 |
件 |
|
|
4.信函申請數 |
件 |
|
|
(二)申請辦結數 |
件 |
|
|
1.按時辦結數 |
件 |
|
|
2.延期辦結數 |
件 |
|
|
(三)申請答復數 |
件 |
|
|
1.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數 |
件 |
|
|
2.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
|
3.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
件 |
|
|
4.不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
|
其中:涉及國家秘密 |
件 |
|
|
涉及商業秘密 |
件 |
|
|
涉及個人隱私 |
件 |
|
|
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
件 |
|
|
不是《條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
|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
|
5.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數 |
件 |
|
|
6.申請信息不存在數 |
件 |
|
|
7.告知作出更改補充數 |
件 |
|
|
8.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數 |
件 |
|
|
四、行政復議數量 |
件 |
|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 |
件 |
|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
|
五、行政訴訟數量 |
件 |
|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數 |
件 |
|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
|
六、舉報投訴數量 |
件 |
|
|
七、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的費用 |
萬元 |
|
|
八、機構建設和保障經費情況 |
—— |
|
|
(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數 |
個 |
1 |
|
(二)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數 |
個 |
2 |
|
(三)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數 |
人 |
1 |
|
1.專職人員數(不包括政府公報及政府網站工作人員數) |
人 |
1 |
|
2.兼職人員數 |
人 |
|
|
(四)政府信息公開專項經費(不包括用于政府公報編輯管理及政府網站建設維 |
萬元 |
|
|
護等方面的經費) |
|||
九、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 |
—— |
|
|
(一)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數 |
次 |
2 |
|
(二)舉辦各類培訓班數 |
次 |
1 |
|
(三)接受培訓人員數 |
人次 |
56 |
來源:市商務局
撰稿:市商務局
校對:李雪
一審:郭梅
二審:袁坤
三審:盧元剛
關聯稿件: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