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政府信息公開年報>2016>市政府各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2016年度牡丹江市審計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
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牡丹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編制發布等工作的通知》要求,由“總體工作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情況”、“依申請公開工作詳細情況”、“信息公開相關舉報、復議、訴訟情況”、“制度機制建設情況”六個部分組成。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時限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
一、總體工作情況。
2016年度,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6〕8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國辦發〔2016〕19號)、黑政辦發〔2016〕53號、牡政辦發〔2016〕22號通知,結合我局審計工作實際,開展政務公開工作。現對我局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總結如下:
(一)深化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優化政務公開組織體系。
為保證我局穩步開展并進一步深化政務公開工作,2016年度,我局加強了對政務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以局主要負責人為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辦公室作為政務公開辦公室,指定專門工作人員負責政府門戶網站我局欄目的更新與維護。
(二)持續探索和豐富公開形式,完善規范制度和程序。
1、不斷探索和豐富政務公開的形式和內容。
我局充分發揮政府門戶網站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第一平臺的作用,認真梳理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細化分類、完善目錄、規范表述,不斷拓展信息公開內容。同時不定期向審計署網站、審計署微信平臺、省審計廳網站、《中國審計》、《審計專報》、《中國審計報》、《牡丹江日報》等媒體推送信息。進一步增強了審計信息公開的社會效果。
2、嚴格規范公開程序。
我局嚴格按照公開程序開展政務公開工作,政務公開的內容由各科室按相關規定提供,科室政務公開責任人擬定公開內容,提交科長、分管局長審閱。分管領導審閱后交由辦公室報主管領導審批。對公開內容審核后,針對公開內容選擇公開方式對需公開的重大事項需要由局長審批的,要提交局長對公開的內容、方式和時限進行審批。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2016年度我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10條,全文電子化率達100%。其中政府門戶網站110條,其它媒體15條。主要內容為本單位日常工作情況。
三、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情況。
2016年度,我局公開財政預決算相關信息5條、保障房相關信息1條、扶貧相關信息1條、環境保護相關信息3條、教育相關信息2條、醫療衛生相關信息2條。
四、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理情況
2016年度,我局沒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和不予公開政府信息。
五、信息公開相關舉報、復議、訴訟情況。
2016年度,沒有發生針對本單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提起的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
六、制度機制建設情況。
2016年度,我局進一步優化政務公開建設制度機制,辦公室對需要公開的信息進行編輯、審核與發布,定期更新《政府信息公開指南》相關頁面,并通過對日常工作與活動的信息采集、編輯、審核與發布,保證了《政府信息公開目錄》中我局各個欄目的更新。
我局政務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對照國家的要求和公眾的期望,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主要問題在于信息公開工作需進一步深化,目前的規范有待繼續完善,對區縣審計機關信息公開的指導需要進一步強化。信息公開平臺形式需進一步豐富,主動公開的審計信息可讀性還需進一步加強。
整改情況:2017年,我局將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妥善處理公開與保密的關系,主動公開與依申請公開的關系,內部管理與外部監督的關系。二是堅持“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進一步健全信息公開機制,深化主動公開內容,加強審計信息解讀,創新信息公開渠道,優化信息公開服務,強化信息公開指導,不斷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切實提升政府信息公開的效果和水平。三是加強對公眾關注度高的政府信息的梳理,嚴格按照政府信息公開的有關制度規定,把好政府信息公開各個環節的審核關,規范公開行為。
2016年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表
填報單位(蓋章):牡丹江市審計局
填報人:
聯系電話:0453-6225330
統 計 指 標
單位
統計數
主要公開載體或
需要說明的情況
一、主動公開總體情況
—
—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相同信息計1條)
條
110
政府網站
其中:主動公開規范性文件數
件
制發規范性文件總數
件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
—
1.政府公報公開政府信息數
條
2.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數
條
110
政府網站
3.政務微博公開政府信息數
條
4.政務微信公開政府信息數
條
5.其他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數
條
15
省審計廳網站、審計專報、中國審計報、牡丹江日報
二、推進“五公開”情況
—
—
(一)推進行政決策公開情況
—
—
1. 重大決策征求社會意見數
件
2. 邀請利益相關方、公眾、專家、媒體等列席政府有關會議數
次
3. 經法制部門合法性審查文件數
件
(二)推進決策執行和落實公開情況
—
—
公開重大決策執行措施、實施步驟、責任分工、監督方式等,工作進展和完成情況信息數
條
公開的審計結果信息數
條
(三)推進管理公開情況
—
—
1. 公開取消、下放、調整行政權力事項
項
2. 公開保留行政權力事項
項
(四)推進服務公開情況
—
—
1.是否建立網上辦事大廳
—
2.是否公開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清單
—
三、推進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
—
—
(一)財政資金信息公開情況
—
—
1.公開2016年預算信息部門數
個
2.公開2015年決算信息部門數
個
(二)市場監管信息公開情況
—
—
1.公開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情況
個
2.公開保障性住房、產品質量、旅游市場、知識產權、安全生產等方面的監管執法信息情況
條
1
政府網站
(三)重大建設項目信息公開情況
—
—
1. 公開項目審批、核準、備案、實施,以及在線監測、項目稽察、執法檢查等執法信息數
條
2. 公開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信息數
條
(四)公開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方面的經濟社會政策數
件
1
政府網站
(五)公開國有企業運營監管信息數
條
(六)公開公共資源配置領域信息數
條
(七)公開環保信息數
條
(八)公開面向轉移落戶人員服務信息數
條
(九)公開減稅降費信息數
條
(十)公開扶貧信息數
條
1
政府網站
(十一)公開社會救助信息數
條
(十二)公開就業創業信息數
條
1
政府網站
(十三)公開棚戶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信息數
條
1
政府網站
(十四)公開教育信息數
條
2
政府網站
(十五)公開醫療衛生信息數
條
2
政府網站
(十六)公開食品藥品安全信息數
條
四、回應解讀情況
—
—
(一)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數(不同方式回應同一熱點或輿情計1次)
次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的情況
—
—
1.參加或舉辦新聞發布會總次數
次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次數
次
2.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次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次
3.政策解讀稿件發布數
篇
4.微博微信回應事件數
次
5.其他方式回應事件數
次
(三)建議提案信息公開情況
—
—
1.公開辦理結果數
件
2.公開建議提案辦理復文數
件
五、依申請公開等工作情況
—
—
(一)收到申請數
件
1.當面申請數
件
2.傳真申請數
件
3.網絡申請數
件
4.信函申請數
件
(二)申請辦結數
件
1.按時辦結數
件
2.延期辦結數
件
(三)申請答復數
件
1.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數
件
2.同意公開答復數
件
3.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件
4.不同意公開答復數
件
其中:涉及國家秘密
件
涉及商業秘密
件
涉及個人隱私
件
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件
不是《條例》所指政府信息
件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件
5.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數
件
6.申請信息不存在數
件
7.告知作出更改補充數
件
8.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數
件
(四)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的費用
萬元
六、行政復議數量
件
1.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
件
2.被依法糾錯數
件
3.其他情形數
件
七、行政訴訟數量
件
1.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駁回訴訟請求數
件
2.被依法糾錯數
件
3.其他情形數
件
八、舉報投訴數量
件
九、平臺、制度、機制建設和保障經費情況
—
—
(一)平臺建設
—
—
1.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數
個
2.開設政務微博、微信數
個
(二)制度建設
—
—
本單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總數
件
其中今年新建制度數量
件
列舉
(三)基礎建設
—
—
1.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數
個
1
2.專職人員數(不包括公報及網站人員數)
人
1
兼職人員數
人
2
3.政府信息公開專項經費(不包括用于政府公報編輯管理及政府網站建設維護等方面的經費)
萬元
4. 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數
次
1
5. 舉辦各類培訓班數
次
1
6. 接受培訓人員數
人次
65
來源:牡丹江市人民政府
撰稿:
校對:
一審:
二審:
三審:
關聯稿件: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