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辦成一件事”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從企業和群眾視角出發,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舉措。牡丹江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各項工作要求,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全生命周期需求,強化組織領導、狠抓工作落實、注重宣傳推廣,全面推進牡丹江市“高效辦成一件事”工作落地見效,更好滿足經營主體和群眾對高效便捷辦事服務的需求。
一、堅持高位推動,以“統”為關鍵,突出協同聯動工作機制
在2024年落實25個“高效辦成一件事”基礎上,按照省文件要求,制定印發《關于開展牡丹江市“高效辦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點事項改革的工作方案》及重點事項清單,全面推動2025年新一批19項國家、省統籌的“一件事”在全市落地運行。組織市級20家“高效辦成一件事”牽頭部門召開牡丹江市“高效辦成一件事”專題推進會議,部署了“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重點工作。建立了定期聯絡、定期匯報等常態化工作機制,統籌推進流程再造、業務協同、數據共享、系統對接,從經營主體和群眾視角出發,將需要多個部門辦理、關聯性強的多個事項集成為“一件事”,為經營主體和群眾提供更多“一件事一次辦”“一類事一站辦”服務。
二、堅持“六最”標準,以“簡”為路徑,切實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真的太方便了,原來辦這三項業務需要提供八份材料,現在只需要錄入身份證號碼并上傳相關材料就行,原來需要去的幾個窗口單位現在一次都不用去了。”牡丹江市周女士作為勞務派遣公司人事專員,對“退休一件事”的高效便捷辦理贊不絕口。今年上線的“科技成果轉化一件事”通過流程再造、信息共享,整合分線在不同部門的資源,有效降低科技成果轉化的制度性成本,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激發了企業創新活力。
我市全力打造企業和群眾辦事“環節最簡、材料最少、時限最短、費用最小、便利度最優、滿意度最高”的“六最”營商品牌,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圍繞重點事項,實現了“一件事”平均辦理時間從33個工作日壓減為4個工作日、平均辦理環節從8個壓減為1個、平均提交材料從25份壓減為7份、平均跑動次數從7次壓減為1次。實行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化管理和動態調整機制,嚴格落實國家、省改革工作要求,積極組織市級各相關單位、縣(市)區完成“高效辦成一件事”的事項認領工作,全面落實流程再造改革成果,在“減材料、減跑動、減環節、減時限”方面持續發力。
三、堅持人民至上,以“服”為目標,提升企業群眾辦事體驗
“這個系統很容易上手,看一遍操作演示就學會了,特別是網上辦事效率特別高,很快就辦完了所有手續。”一位退役軍人為“一件事”平臺點贊。
我市通過整合部門資源,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全部進駐線下大廳綜合窗口,優化辦事流程,完善辦事指南,確保企業群眾辦事有章可循。通過不斷加強窗口人員業務培訓,提升“一件事”專業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我市積極梳理“一件事”知識問答,通過精準靶向培訓,市12345熱線接線人員快速構建了完整知識體系,精準把握政策要點與服務規范,提升了辦事效率。
為了提升“高效辦成一件事”社會知曉度,我市推出“高效辦成一件事”辦理指引的系列宣傳,累計在黑龍江日報、牡丹江日報、公眾號等媒體發布了政策解讀、辦理成效等百余篇。創新繪制“高效辦成一件事”總流程圖和各“一件事”分流程圖,在市政務服務中心通過LED大屏循環播放“高效辦成一件事”宣傳視頻,制作并擺放通俗易懂的操作手冊宣傳單等,讓企業群眾直觀了解改革成果和辦事流程。截至目前,30個“高效辦成一件事”在黑龍江政務服務網、“龍易辦”APP和線下窗口實現同步辦理,全市累計辦件量達4.3萬余件。
下一步,我市將深入落實服務企業效能提升突破年的工作要求,進一步拓展“高效辦成一件事”涉企服務場景,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重點階段,打造定制化、套餐化、模塊化的涉企服務場景,最大限度利企便民,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內生動力。
來源:牡丹江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
撰稿:王紅慧
校對:徐惠文
一審:劉琳
二審:孟丹
三審:梁文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