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結合區域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優勢,通過強化產業招商圖譜建設,靶向精準發力,加速產業集群集聚。1至6月份,全市實際利用內資228.04億元,同比增長34.76%,為我市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注入發展后勁。
年初以來,我市各地各部門圍繞“4567”現代化產業布局和發展規劃,繪制冰雪經濟、生物經濟、裝備制造、黑木耳等重點產業招商圖譜,優化產業發展和招商規劃,持續更新完善招商引資“四個清單”、招商項目線索庫,確保招商工作靶向精準、有的放矢。按照招商圖譜,聚焦數字經濟、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我市加快謀劃儲備一批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落地可行性強的優質招商項目。堅持把“招大引強”作為重中之重,圍繞裝備制造、汽車零部件、林木林紙、電子信息等“主導+特色”產業鏈條,瞄準“六強”“三高”、隱形冠軍小巨人等重點企業,招大引強培育產業鏈核心。
與此同時,我市著力發揮開發區主陣地作用,強化創新驅動,夯實產業支撐,激發開發區新活力;各地各部門通過抓好省級平臺招商機遇,強化市級統籌、上下聯動,組織參加2025年亞布力年會、黑龍江—香港經貿文旅投資合作交流會、哈洽會等平臺活動,全力推動招商引資取得更多合作成果。市商務局通過督導各項目承載地及時跟進項目進展,完善項目從簽約、開工、建設、投產全過程跟蹤服務,強化月度調度和季度通報機制,定期分析研判招商引資形勢,確保簽約項目早日資金到位、落地開工。
下一步,我市各地各部門將持續深入挖潛提效,推動利用外資提質擴容,緊盯落地外資項目,對有到資潛力的企業重點關注、聯合走訪,爭取注冊資金盡快到位。完善和落實“領導包保+專班+首席服務員”機制,持續優化項目全要素保障,強化服務保障信息的動態更新和跟蹤問效,提升問題解決效率和服務質量,打通項目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來源:牡丹江日報
撰稿:牡丹江日報
校對:牡丹江日報
一審:劉英鶴
二審:鮑曉明
三審:戴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