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發揮興邊富民示范作用
加快發展邊民互市貿易的建議
沿邊地區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邊民互市貿易在興邊富民、穩邊固邊、睦鄰友好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央關于進一步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提出:要加強邊境地區基礎設施規劃布局建設,積極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國務院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提出:“完善邊境貿易支持政策。做大沿邊省份對外貿易。有力有序推進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試點工作。探索建設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數據監測平臺。修訂出臺邊民互市貿易管理辦法,優化邊民互市貿易多元化發展的政策環境,增加自周邊國家進口。”黑龍江是我國沿邊開放重點省份,是對俄羅斯經貿合作大省。邊境興則邊疆穩,邊民富則邊防固,通過加快發展邊民互市貿易帶動沿邊地區經濟發展,既提高了邊民生活水平,也促進了邊境地區的開發開放和團結穩定。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的背景下,更好地推動互市貿易壯大發展,特提出以下建議:
1、推動頂層設計,明確互市貿易發展的重要問題。邊民互市貿易是國家賦予沿邊地區邊民的稅收減讓優惠政策。針對邊民互市政策的實際操作、全流程監管等問題,如何進一步規范和促進邊民互市貿易健康良性發展。建議國家層面加快修訂出臺新的《邊民互市貿易管理辦法》,進一步從法理上確定互市貿易享惠范圍、交易形式、交易主體的合法性,進一步明確交易地點、交易模式和互貿進口商品落地加工各主管部門職責和具體監管流程,為互市貿易發展提供根本遵循。全面落實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負面清單和不予免稅清單等相關政策,爭取擴大不在清單內商品進口品類,優化邊民互市貿易發展的政策環境。
2、加大扶持力度,推動政策落地見效。省級層面出臺專項支持互市貿易發展政策規定,扶持互市貿易發展壯大。落實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負面清單和不予免稅清單等相關政策,針對邊民、邊民合作社和審核備案落地互貿進口商品落地加工企業進口需求,在我省互貿管理系統內,及時做好邊民互市貿易進口新增商品參數維護和調整。爭取向上爭取擴大互貿國家范圍和準入商品種類,協助海關總署做好海關邊民互市貿易管理系統升級測試等工作,推動與農業農村部、瀕管辦等相關部門的系統對接。上述兩項清單外商品,在檢疫準入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推動盡量納入邊民互市貿易監管范圍,擴大進口及落地加工互貿商品種類。
3、鼓勵創新發展,推進“邊民互市+落地加工”發展模
式。發揮沿邊區位優勢,引導鼓勵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做大做強。重點扶持綏芬河市國家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試點,從政策和資金方面鼓勵開展亞麻籽、大豆、燕麥等俄糧農產品落地加工。盡快推動更多邊民互貿產品獲得與周邊互貿國家雙方的檢疫準入,推動解決邊民互市落地加工商品準入問題,如俄羅斯紅小豆、黑麥等未準入商品。探索實施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一企一策、一品一議”,擴大落地加工范圍、種類和規模。鼓勵支持綏芬河市與北大荒集團等我省國企建立“落地加工企業園”。
4、加快交易平臺建設,建設邊民互貿商品數據監測平臺。數字化交易平臺的建設和完善,對于邊民互市貿易順利開展具有重要作用。依托綏芬河口岸邊民互市貿易平臺,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互貿進口商品數據監測平臺,暢通信息,服務于民,便民利民。
5、完善制度設計,提升互市貿易交易服務水平。及時
更新政策措施,推動解決制約我省邊民互市貿易發展的突出問題,擴大邊民互市貿易規模,壯大落地加工產業。加強互市貿易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互市區(點)功能化建設,積極推進在互市貿易區內建設海關指定監管作業場所(地),在消除檢疫風險的前提下,盡快實現區內聯動監管。持續優化邊民互市貿易服務,落實稅收、結算安排和優惠貸款政策。
(綏芬河市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供稿)
建議人:葉劍波
單位:綏芬河市海關
職務:綏芬河市政協副主席、海關副關長
界別:黑龍江省政協委員
身份證號:**************0019
聯系方式:18845377866
來源:市委市政府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
撰稿:趙曉斐
校對:姜錫峰
一審:趙曉斐
二審:姜錫峰
三審: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