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線、面、體”四維聯動問題整改筑牢鄉村振興堅實基礎——林口縣全方位推進問題整改工作典型案例
【摘要】:林口縣聚焦2024年度國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考核評估反饋問題,創新構建“點線面體”四維整改體系。堅持“靶向整改+長效治理”的工作核心,緊緊圍繞3大類12項問題,研究形成“一項任務、一套機制、一抓到底”的閉環模式,通過高位推動強部署、縱橫排查摸底數、機制鋪展促落地、立體驗收固成效等措施,不僅要按時完成所有問題銷號,更要全力推動就業幫扶、產業幫扶、“三保障”與飲水安全等重點工作提質增效,為鄉村振興筑牢堅實基礎。?
一、案例背景?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國家考核評估、省級年度考核均反饋了問題與不足,林口縣綜合排查發現存在部分脫貧戶存在村級公益崗位考勤記錄簽到不規范、不及時現象、項目存在收益欠繳情況、對防止返貧監測申報政策“明白紙”宣傳不到位等問題。這些問題若不及時整改到位,將影響脫貧成果鞏固質量,延緩鄉村振興推進節奏。面對整改任務,林口縣立足縣域實際:脫貧人口多分布散亂,個別偏遠村屯產業基礎、公共服務不均衡,亟需通過科學整改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林口縣深刻認識到,問題整改不是“一次性任務”,而是“系統性工程”,要通過本次整改工作,為后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掃清障礙。
二、經驗做法
(一)高“點”定位強部署,織密責任網絡。問題整改的成效,始于科學精準的安排部署。一是建立責任體系。林口縣將整改工作納入縣委“一把手”工程,構建“縣委統籌、政府主抓、部門協同、鄉村落實”的四級責任體系??h委書記、縣長親自擔任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整改事項,確保方向不偏、力度不減。二是精準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按照“全面整改、突出重點、標本兼治、務求實效”原則,將國家反饋的3大類12項問題拆解為55條具體措施,逐一落實到19個縣直部門和11個鄉鎮,明確“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通過“全縣動員部署會+行業推進會+鄉鎮現場會”三級傳導,讓每個責任主體清楚“改什么、怎么改、何時結”。三是建立“掛牌督辦”機制。對問題整改進度實行“紅黃綠”三色預警,對提前完成且成效顯著的掛“綠牌”表彰;對按計劃推進的掛“黃牌”提醒;對滯后于節點的掛“紅牌”督辦,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通報進展,推動“紙上任務”轉化為“落地成效”,為整改工作筑牢組織根基。
(二)縱橫連“線”細排查,摸清問題底數。排查是整改工作的基礎,只有摸清底數才能有的放矢。林口縣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排查網絡,確保問題無死角、無遺漏。縱向延伸到村到戶。組織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網格員組成176支排查隊,逐村逐戶對照公共服務保障水平、公益性崗位管理、就業產業等3大類12項指標開展“拉網式”排查,重點關注501戶脫貧,詳細記錄“宣傳不到位”“項目收益欠繳”等新問題,形成“村級問題清單”;橫向覆蓋全領域。19個行業部門按照“誰主管、誰排查”原則開展專項自查,農業農村局核查64個產業項目的資金使用與收益情況;教育局跟蹤25名脫貧家庭學生的控輟保學數據;衛健局抽查22個村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等,最終形成“行業問題清單”。
(三)機制覆“面”促落地,提升整改質效。推進整改是問題解決的關鍵環節,林口縣通過制度創新構建“全鏈條”整改機制。一是實行“銷號管理”機制。將12個問題錄入整改臺賬,明確整改措施、時限和責任人,完成一項、驗收一項、銷號一項。對等跨部門問題,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圍繞各自職能,研判落實成效。二是落實“四不兩直”督查機制。組建2個專項督查組,不定期深入村屯現場督查,發現“虛假整改”苗頭,立即現場督辦,不改到位決不收手。三是建立“典型宣傳”機制。深挖工作中的典型經驗,通過縣融媒體中心進行全縣的宣傳推廣,并積極對接上級部門開展典型選樹,通過典型引路,在全縣營造“比學趕超、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帶動更多鄉鎮和部門創新整改方式方法,提升整改工作整體質效。
(四)立“體”驗收固成果,確保長效常態。為防止問題反彈,林口縣構建“三維度”驗收體系,通過“標準量化、跟蹤問效、規范建檔”,讓整改成效經得起實踐和時間的檢驗。一是實行“三查三看”驗收標準。現場檢查重實效,組建由業務骨干組成驗收組,深入問題現場實地驗收,杜絕“只看表象不看實效”;資料查閱嚴規范,對照整改方案、按照整改措施、查閱佐證材料,衡量問題整改的硬核指標,確保整改到位;群眾走訪聽真話,采取“隨機抽取+入戶走訪”方式,對脫貧戶進行電話回訪和實地訪談,堅決把“群眾點頭”作為驗收通過的硬杠杠;二是建立“階梯式回頭看”機制。對已銷號問題實行“1個月跟蹤、3個月評估、6個月鞏固”的階梯式回訪。1個月跟蹤聚焦“整改措施是否持續落地”、3個月評估側重“問題是否反彈”、6個月鞏固則關注“長效機制是否建立”;三是規范“全周期檔案管理”。按照“一事一檔”原則,將問題排查、整改、驗收等階段材料分類歸檔,形成完整工作鏈條。同時,運用數字化手段建立電子檔案庫,既為后續工作提供可復制的參考樣本,也為上級督查、審計檢查提供清晰依據,確保整改工作全程可追溯、責任可倒查。
三、經驗啟示?
問題整改既要“當下改”,更要“長久立”,通過“點線面體”四維聯動,把整改成效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一是高位推動是前提。縣委“一把手親自抓,構建四級責任體系,確保整改資源集中、力度到位,避免“上熱下冷”;二是精準排查是基礎。通過“縱向到村戶、橫向到部門”的排查網絡,把問題找準找實,為靶向整改提供依據;三是機制創新是關鍵。跨部門聯動、銷號管理、“四不兩直”督查等機制,破解了“整改碎片化”“責任踢皮球”等難題;四是群眾滿意是標準。將群眾滿意度作為驗收核心指標,建立“回頭看”機制,確保整改成果惠民、長效。?
來源:市農業農村局
撰稿:于瀟
校對:楊波
一審:于瀟
二審:楊波
三審:周忠山
關聯稿件: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