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項目“打包”煥新顏 四舉措“激活”新動能——陽明區鐵嶺鎮東新村閑置項目盤活典型案例
【摘要】:2025年,全市組織開展了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和經營性幫扶資產效益提升行動,東新村醬菜廠項目和東新村存儲庫項目分別被列為這兩項工作中的重點盤活類項目。鐵嶺鎮會同東新村村委會立足“10 公里直達市區”的交通最高價采取“雙項目打包招商”策略,通過深挖產業協同性、靈活轉換經營賽道、動態調整收益比率、構建三方管護機制等舉措,成功與黑龍江令山刺五加種植有限公司達成合作。目前,兩項目已完成發包,預計年內可帶動企業實現產值1000萬元,為村集體年增收益10萬元,同時為周邊群眾提供就業崗位20個,實現了閑置資產“變廢為寶”、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的雙重突破。?
一、案例背景
陽明區鐵嶺鎮東新村醬菜廠項目于2020年納入陽明區鄉村振興產業項目庫,申請鄉村振興資金100萬元用于廠房裝修及消防設施改造,2021年建成后由東新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自營,主營辣椒、蘿卜等農產品烘干加工,產品出口日韓。為解決原材料季節受限問題,東新村于2021年謀劃建設存儲庫項目,總投資300.3萬元,2022年6月開工,10月竣工。然而,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日韓銷售渠道受阻,兩個項目陷入閑置狀態,鄉村振興資金效益未能充分發揮,村集體經濟增長遇阻。
二、做法成效
(一)深挖項目協同基因,聯動招商精準破局。為有效激活村集體閑置資產,鎮、村兩級細致梳理資產稟賦發現,醬菜廠項目與存儲庫項目雖功能不同卻天然互補,醬菜廠配備標準化生產車間、烘干設備,具備日產5噸深加工產品的能力;存儲庫則擁有900立方米恒溫倉儲空間和1200立方米冷凍倉儲空間,可滿足原材料長期保鮮、錯峰供應需求,二者共同構成“加工+倉儲”的食品精深加工閉環鏈條。基于這一特性,鐵嶺鎮聯合東新村組建專項招商小組,確立“聚焦食品加工、瞄準產業鏈企業”的招商策略。線上依托產權交易平臺、行業垂直媒體發布“打包招商”信息,突出“即產即存、降本增效”的協同優勢;線下赴周邊縣、區、市(地)等對接推介。最終,憑借“加工產能+倉儲配套+區位交通”的組合優勢,成功吸引7家公司對接洽談。
(二)動態調整收益杠桿,以市場邏輯激活資產價值。項目初期,按固5%收益率核算,兩個項目年租金達20萬元,這一價格較周邊同類閑置廠房(平均年租金6-12萬元)高出67%-230%,導致連續10個月招商無果。為打破僵局,鎮、村兩級開展“三維市場調研”:一是采集周邊10個同類項目近3年租金數據,建立價格參照系;二是測算農產品加工行業平均利潤率,評估企業可承受成本區間;三是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平衡集體收益與招商吸引力。經過多輪推演,并在區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最終將收益率動態調整為2.5%,年租金降至10萬元,既低于周邊最高價價17%,又能保障村集體穩定收益。這一調整如同“精準降息”,迅速撬動市場活力,僅半個月就收到3家企業的合作意向,其中黑龍江令山公司因需求匹配度最高脫穎而出。?
(三)重構項目產業賽道,跨界合作拓寬增值空間。深入盤點醬菜廠設備潛力時發現,其食品級烘干線、無菌包裝機等核心設備,不僅適用于辣椒、蘿卜等傳統農產品加工,經輕微改造后可兼容刺五加、五味子等中藥材的清洗、加工、烘干流程,加工范圍可拓展至6類農產品及5類中藥材。這一發現為項目轉型提供了關鍵支點。招商過程中,專項小組敏銳捕捉到黑龍江令山公司的痛點,該企業擁有2000畝刺五加種植基地,但缺乏標準化加工場地,雙方經多輪磋商達成創新合作模式:企業租賃醬菜廠進行刺五加茶、刺五加飲片等產品加工,同時租用存儲庫儲存鮮品及成品,利用設備通用性實現“一廠多能”。此模式下,企業省去異地加工的物流與時間成本,村集體則通過設備復用實現資產增值,預計年增收10萬元,更可以帶動2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其中脫貧戶占比達30%,人均月增收1300元。?
(四)構建三方管護體系,全周期保障資產長效運營。避免閑置期資產損耗,村委會安排2名專職管護員,定期檢查廠房水電、設備銹蝕情況,對烘干機組、冷庫壓縮機等關鍵設備進行定期保養,每季度組織村兩委驗收管護成效,確保了兩年閑置期內資產完好率保持100%。合作達成后,鎮、村、企三方構建起“分層負責、協同聯動”的運營機制,企業負責生產環節的設備維護,對生產線進行適應性改造,確保符合中藥材加工標準;村委會承擔公共區域管護,定期檢修消防設施、平整廠區道路;鎮政府則牽頭建立“月調度、季督查”機制,協調解決原料運輸、政策申報等問題。三方聯合更明確了設備折舊標準、產能考核指標、收益分配流程等細則,為項目可持續運營筑牢制度保障。
三、經驗啟示
(一)精準整合資源是盤活閑置項目的前提。在項目盤活中要立足實際,梳理閑置資產的內在聯系,通過資源整合形成競爭優勢。鐵嶺鎮東新村將功能互補的醬菜廠與存儲庫“打包”招商,充分發揮項目協同效應,相比單個項目招商更具吸引力。?
(二)靈活對接市場是提升項目效益的關鍵。項目運營需遵循市場規律,通過靈活調整進一步適應市場變化。面對原收益率過高導致招商困難的問題,鎮、村及時調整策略,依據市場行情合理設定收益比率,同時根據企業需求轉換項目經營方向,實現與市場的精準對接。?
(三)多方協同管護是保障項目長效的基礎。閑置項目盤活不僅要“引得來”企業,更要“管得好”項目,通過健全管護機制實現長效運營。建立鎮、村、企三方協同的管護機制,明確各方責任,形成管護合力,確保項目資產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
(四)聚焦群眾利益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核心。鄉村振興項目的實施必須以增進群眾福祉為目標,通過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激發鄉村內生動力。項目盤活不僅為村集體帶來經濟收益,還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來源:市農業農村局
撰稿:于瀟
校對:楊波
一審:于瀟
二審:楊波
三審:周忠山
關聯稿件: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