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產業層級 推動鵝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牡丹江市堅持“穩豬增牛、興奶擴鵝”的畜牧業發展思路,將大鵝發展納入農業發展的重要環節,扎實推進鵝產業發展,產業規模與質量持續提升。
一是堅持政策引領、政府帶動,發展基礎逐漸夯實。搶抓鵝產業振興機遇,積極爭取省級產業政策,累計獲得商品鵝出欄補貼1000余萬元,連續兩年為全省最高,極大提升全市大鵝養殖主體生產熱情,為養殖總量再上新高提供了堅實的政策支撐。在用好用足《黑龍江省促進鵝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基礎上,持續化解養殖風險,精準落實全省白鵝養殖保險政策,采取“向上爭取+地方配套+農戶自籌”的方式,拉動大鵝參保總量從70萬只增加到150萬只,有力保障了養殖戶生產效益,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二是堅持一點發力、多點聯動,養殖規模持續擴大。積極打造林口縣作為全市鵝產業在發展規模、技術支撐及配套服務上的“先行軍”。一是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2021年融入黑龍江省白鵝產業集群,獲評為“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逐步構建出“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發展至今全縣年孵化能力超過400萬只,全縣白鵝養殖量達到300萬只。100萬只養殖基地1個,50萬只養殖基地2個、10萬只以上養殖戶發展到8戶、萬只以上101戶。二是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創建海華、昊羽2個省級現代農業科技展示基地,科技示范引領作用更加明顯。深化與東北農大、八一農墾、省畜牧獸醫協會合作共建,主要圍繞良種繁育、加工工藝、疫病防治等方面開展科研攻關,依托省市縣三級科技力量,累計舉辦培訓班13場次,完成200余名村級防疫員及養殖戶代表培訓工作。按照“一戶一專家、一鎮一團隊”的工作方式,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建立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全方位加強鵝病防治、養殖技術等方面技術指導,帶動鵝雛孵化、疫病防治、科學飼養等環節標準化發展。三是配套服務體系不斷健全。為持續優化鵝產業發展環境,挖掘養殖可用土地資源,按照“全域大排查”的方式,會同林口林業局有限公司,組織各鎮村和農林牧場全面開展摸排,摸排統計養殖用地110余處、總面積近300萬平方米,為招引規模養殖場入駐打下基礎。全力破解養殖戶融資需求,制定了“鵝業貸”貸款產品,簡化貸款辦理程序,按照單戶免擔保信用方式最高授信500萬元,有效解決養殖貸款難問題。
三是堅持二產賦能、三產增值,產業鏈條不斷延伸。不斷拓展產業規模,推動屠宰產能進一步提升,2024年中林天恒屠宰量達到52萬只,同比增長48%,春明鵝業屠宰量達到22萬只,同比增長29%。深入培育了“肥鵝姥”“邵胖子”等一批鵝美食品牌,林口鵝美食文化廣場正式運營,中林天恒鐵鍋燉風味預制菜上市銷售,實現產值超1億元。深入挖掘美食文化,新建萊億只、林江烤鵝、林口印象3處熏鵝加工廠。放大“肥鵝姥”市級非遺品牌優勢,林口大鵝餐飲加盟企業41家(縣內18家,縣外23家),開發研制鵝系列菜系30余種,通過門店直營、直播帶貨等方式銷售80萬只以上,產品附加值提高15%以上。
今年,我市將認真落實黑龍江省促進鵝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實施鵝產業提升行動,構建從孵化到養殖、從屠宰到深加工、從品牌建設到市場營銷的全產業發展模式,實現大鵝養殖總量突破450萬只。
來源:市農業農村局
撰稿:周迪
校對:周迪
一審:周迪
二審:楊波
三審:于喜河
關聯稿件: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