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国产激情在线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在线免费无观看

  • 00183092/2024-00064
  •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牡丹江市貫徹落實《黑龍江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游實施方案(2023-2025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 牡政辦發〔2024〕11號
  • 2024-03-19
  • 2024-03-21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牡丹江市貫徹落實《黑龍江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游實施方案(2023-2025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日期:2024-03-21 來源:市文廣旅局產業發展科
字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直屬單位:

《牡丹江市貫徹落實〈黑龍江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游實施方案(2023-2025年)〉工作方案》已經市政府第1743次常務會議、市委第1351次常委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319




牡丹江市貫徹落實

《黑龍江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游

實施方案(20232025年)》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我省期間關于“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游”的指示精神,開創我市文化旅游特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依據《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黑龍江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游實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黑政辦發〔202346號),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我省期間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冰雪游、避暑游、邊境游、紅色游、生態康養游和歷史文化游等文旅優勢特色,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優化資源配置,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創新文化遺產傳承利用,培育壯大文化旅游市場主體,釋放旅游消費潛力,建設“現代文旅、質量文旅、創新文旅、幸福文旅、融合文旅、開放文旅”,切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把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轉化為金山銀山,開創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二、主要目標
  積極打造獨具魅力的全國知名文化旅游名城和知名冰雪旅游目的地,爭創全國夏季避暑旅游引領區、中俄文旅交流合作示范區、中國生態康養旅游體驗區和東北亞現代文化產業中心城市。到2025年,全市旅游產業布局更加優化,市場規模不斷壯大,旅游產品供給、旅游服務質量、旅游治理能力顯著提升,旅游產業鏈市場化、標準化、規范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一縱一橫旅游通道、“一核兩帶四區”旅游板塊結構、“1+N”文旅消費核心區布局初步形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實踐地建設初見成效。

三、重點任務
  (一)旅游發展空間格局優化行動
  1.打通一縱一橫旅游通道。協調推進牡丹江海浪機場改擴建工程、醉美龍江G331邊防路建設,完善海林至綏芬河、寧安至林口公路服務功能建設。融入國省干道網絡,構建東北東部地區鐵路、公路、航空立體交通網絡。〔市文旅局、市發改委、市重大項目保障中心、市交通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構建“一核兩帶四區”新布局。以區域特色資源為基礎,城市綜合服務能力為保障,構建特色鮮明、功能突出、區域互補的牡丹江城市休閑與集散服務核,南北方向打造牡丹江休閑度假帶、東西方向打造中俄國際旅游合作帶,梯次推進鏡泊勝景度假區、林海雪原度假區、邊境風情旅游區、生態康養旅游區建設。〔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優化“1+N”文旅消費核心區布局。以國家、省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旅游休閑街區建設為重點,推進牡丹江市區文旅消費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打造橫道河子鎮、綏芬河東寧、鏡泊湖風景區、雪鄉等多個文旅消費核心區,實現基礎設施配套能力、業態供給能力、環境治理能力、市場綜合整治能力全面提升。〔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旅游產品供給側改革行動
  1.完善冰雪旅游產品體系。積極打造“哈亞雪鏡”“牡亞雪鏡”黃金冰雪旅游雙線,加快雪鄉、林海雪原度假區升級改造步伐;廣泛開展群眾性冰雪運動,培育品牌冰雪賽事;常態化舉辦牡丹江冰雪嘉年華、鏡泊湖冬捕、鏡泊湖冰火夢幻世界、林海雪原文化節、中興雪雕文化節等冰雪節會活動,加快完善冰雪戶外運動、冰雪旗艦景點、冰雪節慶三大冰雪旅游產品體系,提升冰雪旅游品質。〔市文旅局、鏡管委、市體育局、市教育局,龍江森工各駐牡森工林業局有限公司、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提升避暑旅游產品體系。塑造“鏡泊勝景、避暑天堂”夏季旅游品牌,加強高品質避暑旅游產品開發和供給,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服務水平。依托鏡泊湖、蓮花湖等開發湖泊避暑康養度假產品,依托林海雪原、雪鄉等開發森林避暑康養度假產品,依托綏芬河、東寧等口岸城市開發跨境避暑康養度假產品。〔市文旅局、市林草局、龍江森工各駐牡森工林業局有限公司,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構建邊境旅游產品體系。依托綏芬河、東寧對俄口岸,利用邊境特色旅游資源,發展特色餐飲、文化演藝、創意產品、土特產加工銷售等業態,培育口岸邊境觀光、異域風情體驗等邊境旅游產品。〔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4.豐富生態康養旅游產品體系。依法依規合理利用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自然生態資源,推進森林步道、休閑健康步道建設,開發森林康養、生態觀光等生態旅游產品。打造鏡泊湖南湖溫泉康養旅游度假區,推動“溫泉+康養”等融合業態發展,培育壯大溫泉康養產業。推動牡丹江候鳥旅居康養產業持續發展。〔市文旅局、市林草局、市民政局、市衛健委、龍江森工集團各駐牡森工林業局有限公司,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5.開發自駕旅游產品體系。打造“哈亞雪鏡—牡亞雪鏡”黃金自駕廊道,推進G331邊境自駕旅游帶創新自駕旅游產品,提升自駕旅游優質服務水平。〔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6.提升農業旅游產品體系。開展鄉村旅游提質增效行動,爭創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村,創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國家和省鄉村旅游重點村、鎮。推動實施旅游民宿國家標準,打造“鄉村四時好風光”線路產品,常態化開展“游購鄉村”系列活動。因地制宜發展美麗田園、景觀農業、農耕體驗、休閑漁業、戶外運動等新業態,推動特色農林牧副漁等土特產品向旅游商品轉化。集中連片打造寧安渤海鎮、西安區海南朝鮮族鄉現代化大農業旅游產業集群。〔市文旅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7.創新紅色旅游產品體系。推進紅色旅游與鄉村、研學、生態旅游等融合發展,優化楊子榮紀念館、孤榆樹密營地、中共六大歷史資料館、紅花嶺東北抗聯小鎮、八女投江紀念館、馬駿紀念館、東寧要塞博物館等重點紅色旅游產品功能,創建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8.培育戶外運動品牌賽事體系。開展全民健身系列賽事和冬季冰雪系列賽事,高標準籌辦鏡泊湖國際馬拉松、鏡泊湖輪滑半程馬拉松等賽事,支持雪鄉、橫道河子鎮等地開發“林海雪原”山地穿越、越野滑雪等冰雪運動類項目。依托健康雪城冬季運動會暨“賞冰樂雪”系列活動,有效開展籃球、足球、排球等大眾體育活動,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活動,增強全民上冰雪活動實效。〔市體育局、鏡管委、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9.豐富戶外露營休閑旅游產品體系。在合規前提下依托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鄉村旅游點、環城游憩帶、郊野公園、體育公園等合適區域合理布局自駕車旅居車停車場等服務設施,推進峰悅自駕車營地、雪鄉自駕車營地、天長山中俄自駕車營地提檔升級,積極發展自駕車旅居車露營地、帳篷露營地、青少年營地等營地形態,豐富“露營+”戶外休閑旅游產品體系,拓展露營旅游休閑空間。〔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旅游精品路線培育行動
  1.完善特色冰雪旅游線路建設。優化“哈亞雪鏡—牡亞雪鏡”冰雪品牌線路沿線旅游、交通等配套設施,提升冰雪旅游精品線路特色體驗。〔市文旅局、市交通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進生態康養旅游線路建設。以各地生態康養資源為基礎,以鏡泊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市域內8個國家森林公園、2家中醫藥健康旅游基地、5家康養休閑基地等為重點,開發生態觀光、森林康養、自然教育等生態康養旅游產品,培育一批生態康養主題突出、配套服務完善的特色旅游線路。〔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進經典紅色旅游線路建設。推進東北抗聯革命文物主題游等紅色旅游線路建設,加大“重走抗聯路”重溫紅色國際通道等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建設與宣傳推廣力度。〔市文旅局、市委宣傳部,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4.提升精品自駕旅游線路建設。推進醉美龍江G331邊防路精品自駕旅游線路建設。以自駕旅游線路串聯沿線旅游城鎮、鄉村,加快旅游城鎮和鄉村建設進程。〔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旅游+”業態融合發展行動
  1.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挖掘我市海東盛國”“東北抗聯等文化內涵,鼓勵創作生產更多具有時代氣息的文化產品,為旅游城市、景區等賦予特色文化內涵。以橫道河子、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等歷史文化聚集區塊為重點,支持鼓勵沉浸式、體驗式文旅產品和業態開發。創新文化遺產和博物館展示方式,延長文博場館等文體設施開放時間。支持傳統和現代文藝作品與旅游深度融合,豐富“音樂+旅游”“演出+旅游”“展覽+旅游”等業態,引導音樂節、藝術節、動漫節、演唱會、藝術展覽、文旅展會等業態健康發展,鼓勵創辦藝術品交易中心。〔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進“交通+旅游”融合發展。推進公路、鐵路、航空等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一體化發展,探索跨運輸方式游客聯乘聯運和多種方式“一站式”無縫銜接,構建公共交通的“快旅”模式,提高旅游目的地通達性。優化旅游客運服務,積極拓展定制客運服務,普及推廣電子客票服務。〔市交通局、牡丹江機場分公司、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牡丹江站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動“非遺+旅游”融合發展。支持將非遺與鄉村、紅色、冰雪、康養、體育旅游等結合,舉辦“非遺購物節”“非遺美食節”等活動,推動非遺賦能旅游景區、度假區、休閑街區、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提升旅游空間的文化內涵和底蘊。結合牡丹江禮物宣傳推廣,增加非遺旅游紀念品比重,增強“牡丹江禮物”的主題性、地域性和文化性。〔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4.推進“工業+旅游”融合發展。依托中東鐵路、林業機械廠、VC制藥廠等工業遺存,加強工業遺產申報、保護和活化利用,打造旅游景區、特色街區、研學基地(營地)、創新創業基地、工業主題博物館、沉浸式體驗館等工業旅游業態。〔市工信局、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5.推進“體育+旅游”融合發展。推動體育賽事和旅游活動一體謀劃、一體開展,結合重大、特色賽事,培育“跟著賽事去旅行”品牌項目,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體育旅游精品線路、賽事和基地。依托鏡泊湖、雪鄉、橫道河子滑雪場豐富滑雪、馬拉松、自行車、山地戶外等群眾性體育活動,

發展冰雪運動、山地戶外、水上運動、汽車摩托車、航空運動、健身康養等體育旅游新產品新業態。〔市體育局、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6.推進“教育+旅游”融合發展。推進雪鄉研學基地、海東青研學基地、鏡泊湖火山森林公園研學基地、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研學基地建設和提檔升級,推出一批研學旅行精品課程和線路。與駐牡高校和高等職業學校合作,培養一批專業化研學旅行導師隊伍,遴選一批優質的研學旅行服務商,深化南北研學聯盟合作,打造研學旅行目的地。推動旅游與基礎教育的融合發展,將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納入教育教學計劃。〔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7.推進“中醫藥+康養旅游”融合發展。以我市首批2家省級中醫藥健康旅游基地為支撐,依托我市豐富的醫療和中醫藥資源,開發“中醫藥+康養旅游”產品,積極爭創中醫藥健康旅游基地、中醫藥養生體驗和觀賞基地。〔市衛健委、市文旅局、龍江森工集團駐牡各森工林業局有限公司,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8.推進“數字+文旅”融合發展。加快“5G+文旅”“人工智能+文旅”等智慧場景應用,規范發展數字文創、數字IP、數字藏品等旅游衍生產業,支持旅游業與數字動漫、數字藝術等新產業聯動融合,發展云直播等沉浸式數字文旅新產品、新體驗、新服務,培育數字文化和旅游產業示范基地和重點項目(園區),支持經開區動漫產業園區、黑龍江航空科普館、牡丹智慧科技館升級發展。〔市文旅局、經開區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旅游市場主體培育行動
  1.實施旅游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做大做強本地文旅市場主體,積極扶持“專精特新”型中小微文旅企業發展,擴大文旅市場主體增量。〔市文旅局、市國投公司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大旅游產業招大引強力度。創新招商模式,引進國內外文旅頭部企業,在我市投資布局重大文旅項目。激發家鄉旅游投資熱潮,吸引旅游投資回流,積極構建龍頭企業領軍、骨干企業支撐、小微企業專精的旅游市場主體梯隊結構。〔市文旅局、市商務局、市經合局、市外辦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3.發揮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實施促進創業帶動就業計劃,聚焦社會群體創業就業需求,鼓勵招引“牡丹江人”攜旅游項目或技術回歸家鄉創業,驅動各類社會資本投向文化和旅游領域,帶動就業增收。〔市人社局、市商務局、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4.提升導游員講解員服務水平。加強全市導游隊伍人才供給和業務培訓,落實導游隊伍“四個一百”轉型升級引導計劃,培養一批“金牌導游”“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提升導游隊伍服務水平。〔市文旅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旅游產品營銷推廣行動
  1.創新開展節慶會展營銷。積極參加哈洽會、綠博會、廣交會、進博會、旅博會等重大國際經貿和旅游會展活動,辦好歡騰牡丹江 文旅嘉年華系列活動,提升林海雪原文化節、音樂啤酒節、中興鄉村音樂節等活動品牌影響力。〔市文旅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強化新媒體營銷力度。強化與央視、人民網、中國旅游報等主流媒體合作,用好抖音、微信、微博、大眾點評、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加大冬賞冰雪夏納涼,寒來暑往牡丹江宣傳推廣力度。〔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發揮頭部流量拉動作用。邀請牡丹江籍名人明星為家鄉代言,發揮眼球經濟、粉絲經濟帶動作用,形成流量虹吸效應,打造文旅熱點,提升牡丹江文旅品牌知名度。〔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4.加大引客入牡宣傳激勵力度。深化實施《牡丹江市引客入牡旅游獎勵辦法(試行)》(牡文廣旅規字〔20231號)獎勵政策,加大引客入牡力度,繁榮全市文化和旅游市場。〔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5.推動跨區域旅游聯動營銷。促進區域合作聯動,積極落實《哈牡七旅游聯合體合作框架協議》和《東北東部綠色經濟帶旅游聯盟協議》,聯合舉辦區域性消費促進活動。拓展與東莞市對口合作深度和廣度,深化互送游客協調執行,進一步打造“寒來暑往,南來北往”旅游合作品牌。〔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6.深化旅游領域國際合作交流。實施出入境旅游促進計劃,發揮旅游貿易載體作用,支持唐滿、和音樂器、靺鞨繡等文化和旅游企業、機構參加各類國際文化和旅游展會,創建國家文化出口企業。深化中俄文化和旅游領域合作,常態化舉辦國際冬泳公開賽。〔市文旅局、市體育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旅游基礎設施提升行動
  1.優化旅游基礎和公共設施建設。推進完善旅游航線網絡、旅游列車線路、自駕車旅游服務體系。根據旅游業發展需求,合理規劃、有序推進旅游咨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研學旅行基地(營地)、賓館酒店、旅游廁所、旅游風景道、旅游交通標識標牌、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平臺、充電基礎設施等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和改造。〔市文旅局、市交通局、市發改委、市城管局、市商務局、市住建局、國網牡丹江供電公司、市國投公司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實施美好生活度假休閑工程。開展文旅產業賦能城市行動,強化城市旅游休閑功能,加強綠道、騎行道、郊野公園、停車設施等微循環休閑設施建設,營造旅游休閑氛圍,創建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以牡丹江東一中俄風情街、朝鮮民俗風情街為重點,培育文化底蘊濃厚、業態高度集聚、休閑消費活躍的旅游休閑街區。〔市文旅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商務局、市國投公司,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有序發展夜間經濟。以國家和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為重點,完善夜間照明、停車場、公共交通、餐飲購物等配套服務設施。支持鏡泊湖、雪鄉等景區創新發展夜間旅游。〔市文旅局、市住建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4.完善旅游航線網絡。推進牡丹江海浪機場改擴建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機場項目建設步伐。〔市發改委、市重大項目保障中心、市交通局、牡丹江機場分公司,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5.優化提升鐵路快速客運網絡。鼓勵開通牡丹江市到目標客源市場旅游專列。〔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牡丹江站,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6.推進高等級公路網絡建設。以牡丹江市為中心,推進國省路網建設和改造升級。全面提升“哈亞雪鏡”牡雪亞鏡黃金旅游線路功能。推進醉美龍江G331邊防路建設。〔市交通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7.提升口岸跨境服務功能。優化落實簽證和通關政策,提高簽證辦理效率,提升綏芬河、東寧等口岸旅客過境服務能力。推進東寧界河橋前期工作。加大牡丹江國際航空港口岸開放力度。開展中俄國際公路旅游客運服務,打造富有特色的邊境口岸旅居設施,推動跨境自駕游、專列游產品常態化,引導邊境地區由出境旅游通道向旅游目的地轉變。〔市公安局、市商務局、市文旅局、牡丹江機場分公司、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牡丹江站,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8.推進冰雪裝備制造產業園區建設。加快牡丹江市經開區冰雪運動裝備制造產業園建設,完善勁道冰雪裝備產業園功能,鼓勵冰雪裝備產品進景區,推動冰雪旅游全產業鏈協調發展。〔經開區管委會、市工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9.推進自駕風景道(旅游帶)建設。推進醉美龍江G331邊防路沿線景觀營造,建設沿邊自駕旅游帶,提升峰悅自駕車營地、雪鄉自駕車營地、天長山中俄自駕車營地等項目功能,爭創4C5C級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0.打造戶外運動四季公園。依托鏡泊湖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高標準籌辦鏡泊湖國際馬拉松、鏡泊湖輪滑半程馬拉松等賽事,打造特色鮮明、類型豐富的戶外運動四季公園。〔市體育局、市林草局、鏡管委、市文旅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優化景區配套設施及管理水平。支持景區豐富產品、創新業態、完善設施、提升服務,配備多語種標識及導覽設施。完善景區預約措施,簡化預約程序,盡可能減少采集游客個人信息,科學設置線上、線下購票預約渠道,全市4A級以上景區全部接入趣龍江預約平臺。鼓勵保留人工窗口,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人群提供購票預約服務。在旅游旺季,通過延長景區開放時間、增加彈性供給等措施,提升景區接待能力。〔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2.提升景區對外交通通達性。加快干線公路與景區公路連接線以及相鄰區域景區間公路建設,改善國家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對外交通水平。融入國省干線公路網,與省際、城際以及城市內外路網有效銜接,打造全面、暢通、快速的景區對外交通體系。研究開通城區到鏡泊湖景區旅游班線,探索建設城區至鏡泊湖景區輕軌。〔市文旅局、市交通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3.推動民宿提檔升級。推進中興、上官地、小朱家等特色村屯民宿集群化、精品化、品牌化發展,持續開展星級民宿和國家等級民宿創建評定,打造精品標桿民宿,推進民宿產業高質量發展。鼓勵以雪鄉、威虎山雪村為代表的冰屋、雪屋等特色民宿發展。〔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旅游消費創新升級行動
  1.營造高品質旅游消費空間。提升國家和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以及各縣(市)區特色消費街區基礎設施配套、業態供給、環境治理和市場綜合整治能力,推進西安區朝鮮民俗風情街爭創國家旅游休閑街區。〔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豐富多元消費業態。常態化舉辦牡丹江禮物評選活動,促進傳統消費升級,培育、增強“牡丹江老字號”發展活力。順應“民宿+”新業態發展趨勢,提升牡丹江朝鮮族、滿族特色民宿品牌化發展水平。推進黑龍江航空科普館、牡丹智慧科技館提檔升級,發展新型旅游消費,發揮文旅消費新場景的乘數效應,推動利用數字技術改造提升傳統旅游消費場所,培育體驗消費、智能消費、網絡消費等旅游消費新形態,打造沉浸式演藝、展覽、娛樂等旅游消費新場景。〔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激發特色文創市場消費活力。實施“牡丹江禮物+”工程,開設雪鄉景區牡丹江禮物直營店,引導城市街區、旅游景區開辦“牡丹江禮物”實體店,加快構建以“牡丹江禮物”為代表的旅游商品連鎖體驗銷售網絡。支持利用各類電商平臺開辦文創產品旗艦店、專營店,打造線上和線下雙渠道導流新型店鋪。〔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4.加大消費惠民力度。支持文化和旅游企業、金融機構、電商平臺、新媒體平臺等舉辦形式多樣的旅游消費促進活動。持續發行文旅消費一卡通冰雪旅游優惠券,鼓勵景區淡季打折或免費開放,落實對老年人、殘疾人、學生等重點人群減免門票政策,完善旅游消費惠民舉措,提升旅游消費便利度。與中國銀聯合作,持續開展百城百區紅火計劃等助企惠民行動計劃。〔市文旅局、中國銀聯牡丹江辦事處,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旅游行業綜合能力提升行動
  1.持續實施冬季冰雪旅游和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動”。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統籌特色優勢文旅資源,積極對接市場需求,謀劃設計一批全域、全齡精品線路,開發推出一批森林養生、自駕巡游、文化體驗主題產品,打磨培育一批“舌尖上的牡丹江”“眼球中的牡丹江”“心靈中的牡丹江”特色業態,創新舉辦一批體現文化特色、民俗魅力、稟賦優勢的文旅活動,提升“冬賞冰雪夏納涼,寒來暑往牡丹江”旅游品牌。〔市文旅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進市場化運營。大力培育市場主體,做強做優做大骨干旅游企業,大力支持中小微旅游企業特色發展、創新發展和專業發展。支持旅游行業協會組織積極發揮作用,為企業創業創新、交流合作、人才培養等提供服務平臺。深化文化和旅游領域誠信體系建設,加強部門、行業和地方信用信息整合,優化信用消費環境,拓展信用應用場景,實施誠信經營“黑白名單”制度,構建“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動標準化建設。以鏡泊湖、雪鄉為重點,加快構建冰雪經濟、旅游康養產業相關標準及規范體系。實施“文旅體驗官”制度,打造服務有溫度、市場有活力、發展有特色的文旅市場環境。完善旅游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對全市旅游景區、酒店、民宿、購物、交通等涉旅環節進行全覆蓋式體驗監督,體驗發現解決“食住行游購娛”中影響游客旅游體驗的難點、堵點問題,不斷提升游客對我市文旅服務的滿意度。〔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4.推動規范化管理。圍繞熱點旅游線路、重點旅游景區,對景點、住宿、餐飲、交通等涉旅市場主體存在的問題進行“拉網式”排查,加強旅游市場執法和旅游投訴“訴轉案”,依法打擊旅游行業強買強賣、欺客宰客、誘導消費、低價游等違法違規經營活動,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5.推動智慧化賦能。推進智慧景區、智慧度假區、智慧街區建設,推動智能閘機、智慧導覽、智能導游、數字導購、智慧廁所、電子客票、視頻監控、數字化講解和智能救援等感知終端應用,推進引導標識系統等數字化與智能化改造升級。〔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將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納入我市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重要工作內容,在規劃建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規范管理等方面加強溝通協調,推動組織實施,加強與東北地區其他省份地市的溝通協調與聯動合作。
  
(二)完善保障體系。強化規劃銜接和要素保障,加強政策協調配合,拓寬融資渠道,用好各有關渠道財政資金,加強旅游用地、人才保障。優化重大項目、用地用水用電、金融財政、科技人才等保障措施,強化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環節保障力度,提升消費導引、咨詢、支付、投訴等便捷水平。支持旅游企業盤活存量旅游項目與存量旅游資產。
  
(三)強化安全監管。強化涉旅領域安全生產,提高旅游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建立常態化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推進機制。強化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加大對涉旅餐飲企業食品安全、衛生安全督導檢查力度,持續開展全市涉旅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規范對旅游包車管理。完善輿情處置機制,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
  
(四)完善工作機制。運用“四個體系”閉環工作推進機制,建立落實文化旅游特色發展實施方案的領導責任體系、工作推進體系、考核評價體系和督導問責體系,形成“市委調度、部門協調、區縣落實”的工作局面。健全旅游工作日常協調機制,依托旅游工作聯席會議等制度,圍繞重點任務推進情況定期開展監測評估和跟蹤分析,及時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協調落實重大事項和具體任務,明確責任分工和時間表、路線圖,確保各項任務落實落靠。


原文下載:牡丹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牡丹江市貫徹落實《黑龍江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游實施方案(2023-2025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政策解讀:http://www.www.jhsysnet.com/mdjsrmzf/c100027/202403/c03_858746.shtml

關聯稿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返回頂部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智能問答機器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二三区| 那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精品免费av网址|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网址| 欧美性动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1黄色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老熟女| 亚洲欧洲自拍偷拍一区二区| 国产又粗又长又爽又猛的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综合激情| 亚洲青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亚洲男女激情视频网站| 亚洲欧美精品变态另类|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久久人妻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亚洲午夜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动漫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黑人 |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国产蜜臀| 久久精品美女av一区二区| 亚洲黄色成人在线观看| 韩国三级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视频污污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18色区在线视频| 国产成熟av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亚洲综合91精品国产成人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幕精品 | 成人午夜精品在线看| 一区二区大香蕉在线视频| 一本大道熟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高潮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一区三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级片免费看| 精品国产乱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熟女少妇免费视频| 人妻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激情视频|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在线| 一区二区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