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在綏芬河市的寒風中,趙興東降生在一個普通家庭。八歲那年,父親離世,命運的巨浪將年幼的他卷入漂泊之路。他一路輾轉,最終抵達蘇聯遠東,在那里,他接受了共產國際情報組織的專業培訓,成為組織中最年輕的特工,一顆在隱蔽戰線上即將閃耀的星辰,開始積蓄光芒。
1935年,17歲的趙興東受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派遣,回到故鄉綏芬河市,投身抗日隱蔽戰線。他以電工身份為掩護,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在那看似平常的檢修電路、安裝燈泡的工作中,實則是與交通站的同志們默契配合,敏銳捕捉每一個有價值的信息,再通過秘密渠道,將情報傳遞出去,為東北抗聯的戰斗提供了重要支持。然而,日偽軍的特務網也在不斷收緊,瘋狂搜捕抗聯情報人員。1937年春,綏芬河國際秘密交通站不幸被日寇破壞,為了保存力量,趙興東被迫回到山東平度老家。
回到家鄉的趙興東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八路軍,成為膠東軍區的一名連長。在保衛大澤山抗日根據地等十幾次戰斗中,他沖鋒在前,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一次,他不幸落入日本兵和漢奸之手。敵人將他吊在房梁上,用香火戳他的身體,妄圖從他口中逼問出八路軍的情報。鉆心的疼痛如潮水般襲來,但趙興東緊咬牙關,任憑敵人如何折磨,始終守口如瓶。他眼神中的堅毅,深深烙印在家人心中,那是對信仰的堅守,對祖國的忠誠。
1941年,東北抗戰形勢愈發嚴峻,趙興東再次臨危受命,重返這片危機四伏的土地,繼續開展隱蔽斗爭。為獲取綏芬河天長山要塞的重要情報,他化身為架線工,每日在日偽的嚴密監視下工作。他需要時刻保持警惕,巧妙地觀察、記錄要塞的永備火力布防情況。每一次接近軍事禁區,都如同在刀尖上行走,但趙興東憑借著過人的膽識和智慧,將日軍在天長山的布防信息摸得一清二楚,并成功將情報傳遞出去。
然而,危險總是在不經意間降臨。趙興東曾試圖邀請鐵路電務段的工友李義芳共同抗日,卻遭到拒絕。懦弱的李義芳不僅沒有加入抗日隊伍,反而淪為漢奸,替日偽打探抗聯人員和“蘇聯間諜”的消息。1944年寒冬,李義芳向日偽告密,趙興東在中蘇國境線綏陽老菜營不幸被捕。
被捕后的趙興東被關押在牡丹江鐵嶺河監獄,這里是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水牢”“滾龍”等殘酷刑具令人望而生畏。幾個月后,趙興東的妻子張秀云得到消息,匆匆趕來探監。眼前的趙興東早已瘦骨嶙峋、遍體鱗傷,但他的眼神依然堅定。他對妻子說:“我做的是反滿抗日的大事,孩子和媽以后就交給你了。”誰能想到,這匆匆一面竟成了永別。在被關押的7個月里,日偽輪番對他嚴刑逼供,可趙興東始終堅貞不屈,沒有吐露任何機密。最終,他壯烈犧牲,年僅26歲。
在那黑暗的歲月里,趙興東如同暗夜中的星火,雖然微弱,卻始終閃耀著希望的光芒。他在隱蔽戰線上默默奉獻,用生命守護著祖國的尊嚴。雖未能親眼見到勝利的曙光,但他的精神如同永不熄滅的火炬,照亮了后來者前行的道路,永遠銘刻在歷史的豐碑之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了國家和民族奮勇拼搏。
來源:威虎新聞
撰稿:威虎新聞
校對:崔力克
一審:戚丹峰
二審:康雷
三審:關長友